加沙的废墟上,90%的居民流离失所,饥饿成为了比政治口号更紧迫的现实。曾经的中东抵抗象征——哈马斯——如今却沦为了政治弃子,其命运与加沙230万人民的未来,都悬挂在炮火与饥饿的刀锋之上。德法英三国外长即将访问以色列股市配资官方网站首页,9月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正步步逼近,而这当中东利益重组的历史车轮,正无情地碾过一切。
哈马斯坚守强硬立场,拒绝缴械,将解除武装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。然而,财政断链、武器补给被切断、民心尽失,其残余势力或许只能退守局部地区,进行零星的游击战,无力维持有效的统治。阿拉伯国家以哈马斯的“头颅”,换取了西方国家关于巴勒斯坦建国的空头支票;以色列则凭借军事高压,将对手逼上了政治的断头台。
7月29日,一份由沙特和法国共同起草的《纽约声明》在联合国总部签署,标志着中东政治格局的历史性转折。沙特、卡塔尔、埃及等17个阿拉伯国家,以及欧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,史无前例地集体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,并将加沙的控制权移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。这份声明,犹如当头一棒,狠狠地击中了哈马斯——尤其是卡塔尔,这个长期为哈马斯提供政治庇护的国家,也加入了这一“背叛”的行列。
法国外长让-诺埃尔·巴洛将此评价为阿拉伯国家首次公开将哈马斯逐出局。沙特外长费萨尔·本·法尔汉则更直白地表示:只有在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前提下,沙特才会考虑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。声明明确谴责了哈马斯在2023年10月7日发动的袭击,并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:释放所有被扣押的人质;彻底解除武装,并将武器移交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;交出对加沙地区的控制权。对于哈马斯而言,这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,失去武器和地盘,其存在的意义将不复存在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也公开支持这一方案,进一步凸显了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内部的孤立地位。
展开剩余68%欧洲国家的表态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诺,如果以色列不满足停火条件,英国将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;法国总统马克龙更进一步,宣布将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;卢森堡、加拿大等国也纷纷表态支持,加入了这场“政治施舍”的狂欢。这些表态为阿拉伯国家的“倒戈”提供了政治掩护,共同构建了对哈马斯的国际包围网。
然而,美国和以色列却对此次会议持负面态度。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丹尼·达农批评会议脱离现实;特朗普政府则指责其毫无成效,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甚至称其为“不具成效且不合时宜的宣传噱头”。
哈马斯正面临着军事和民心的双重崩塌:战士工资拖欠,地道网络被以色列国防军摧毁80%,精锐指挥官遭到定点清除,其武装力量已濒临崩溃。加沙民众因生活困顿,对哈马斯的统治日益不满,部分民兵组织甚至在拉法地区建立了自治飞地,脱离了哈马斯的控制。
以色列开放人道主义物资通道的前提是哈马斯解除武装,而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声明支持这一条件,这使得哈马斯失去了获取外部援助的合法性。同时,由于伊朗自身经济危机和代理人力量受损,无力提供支援,哈马斯的国际援助通道几乎完全被封锁。
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已跌入深渊。约210万人口中,90%流离失所,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连续数日无法进食,医疗资源极度短缺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加沙的现状形容为“史诗级灾难”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哈马斯被曝高价倒卖国际援助物资,甚至挪用粮食援助来供养其武装人员。据称,自冲突开始以来,以色列已允许9.4万卡车粮食进入加沙,足够200万人食用两年,而哈马斯却通过窃取援助获利5亿美元。
国际社会虽然正在采取行动——法国计划在8月1日向加沙空投40吨援助物资,德国已向约旦派遣了两架运载援助物资的飞机——但这些措施远远不足以解决危机。法国外长巴洛坦言:空投物资有用,但还不够。目前,法国有52吨援助物资滞留在距离加沙地带约50公里的埃及城市阿里什,无法运入,以色列重新开放陆路口岸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在彻底清除哈马斯,解决加沙问题这个关键时刻,法国牵头,英国、加拿大等国紧随其后,提出要在9月联合国举办的巴以两国方案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。沙特再次强调:哈马斯的解散是阿以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。声明建议立即建立一个过渡行政委员会,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加沙地区,以促进过渡时期的稳定与和平,并支持部署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临时国际稳定特派团,以确保和平。
然而,这一解决方案与以色列的目标存在冲突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决反对两国方案,认为其威胁到以色列国家安全,并拒绝参加联合国的会议。
"股市配资官方网站首页
发布于:四川省易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