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足以点燃世界大战的口水战:美俄高层间的危险游戏配资证券网
两个核大国的紧张关系骤然跌入新低谷,其导火索并非传统的军事冲突,而是一场始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“最后通牒”游戏,以及俄罗斯前总统、现任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强硬回击。这场“隔空交火”升级为赤裸裸的人身攻击,其危险程度远超外交警告。
7月31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暴怒回击梅德韦杰夫,称其为“失败的俄罗斯前总统”,并警告他“小心言辞”,甚至贬低俄罗斯经济,妄言其“奄奄一息”。 然而,讽刺的是,2025年1至5月的数据显示,俄罗斯GDP增长了1.5%,远超特朗普的描述。 就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·格雷厄姆也试图调停,却被梅德韦杰夫以“老爹,先把美国的事管好!”的犀利言辞回怼。 特朗普的粗鄙言论不仅未能震慑对手,反而引发国际哗然。
梅德韦杰夫的强势反击始于7月29日。 特朗普将先前给予俄罗斯的50天停火期限骤减至10天,并威胁若俄罗斯不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,美国将实施“巨额关税制裁”,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附加关税。 对此,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X上用英文迅速回应,直斥特朗普正在玩“最后通牒”游戏,并警告其“每一个新的最后通牒都是一种威胁,是迈向战争的一步”。他还特别强调:“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,不要幻想用相同的方式施压会有效。” 这番话精准地指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双重标准,并巧妙地讽刺特朗普“不要重蹈拜登的覆辙”,直接触及特朗普竞选的核心论点。
展开剩余63%梅德韦杰夫的回应在俄罗斯国内引发热烈反响,巩固了他“强硬派”的形象,成功摆脱了以往“亲西方温和派”的标签。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,他在后续回应中提到了俄罗斯的“死亡之手”自动核反击系统,直接向美国展示了俄罗斯的终极威慑力量。 这句警告将这场口水战推向史无前例的危险境地,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这场外交风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月中旬。 当时,特朗普在与北约秘书长会晤时首次提出“50天停火期限”的威胁,并宣称若俄罗斯不遵守,将面临100%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制裁。 然而,三周过去,普京政府毫无反应。7月28日,特朗普在英国与首相斯塔默会晤后,宣布缩短最后通牒期限。 特朗普幕僚私下解释称,总统对普京的冷处理态度已失去耐心,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迫近的美国大选,特朗普需要在外交舞台上展现强硬姿态。
特朗普威胁的核心武器是“次级关税”,即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。 这一威胁直指俄罗斯经济命脉,因为俄乌冲突以来,俄罗斯的战争开支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益。然而,这一威胁却遭到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公开抵制,进一步激怒了特朗普。
梅德韦杰夫在反击中明确指出两条原则:“俄罗斯不是你能控制节奏的国家”,以及“最后通牒不是外交筹码,而是战争导火索”。 这表明,俄方将特朗普的行动视为心理战而非真诚的谈判。
值得注意的是,普京本人对特朗普的通牒保持沉默,分析人士认为他正在等待美国大选结果。而梅德韦杰夫的高调回应,既为普京提供了缓冲,也为美俄博弈设定了明确的红线。
7月23日,双方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停火谈判仅持续不到一小时便破裂,仅就战俘交换达成了一致。 俄乌冲突战场局势复杂,目前俄罗斯占据一定优势,乌克兰提出的元首会晤建议也被俄方以“时机尚未成熟”为由拒绝。
这场言辞风暴的核心已不再是乌克兰的命运,而是两个核大国在悬崖边上的意志较量。 梅德韦杰夫的“死亡之手”警告,将这场口水战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危险高度,令人不禁担忧世界和平的未来。 克里姆林宫则悄然调整了官方说法,将“特别军事行动”改为“国家主权防御”,暗示其立场更加坚定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易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